文/本报记者康瑞珍70岁的郭先生对这份稀里糊涂卖给的保险至今仍懊恼不已,他是获得合约后才找到,不仅被保险人不是自己毕竟儿子,且等到儿子81岁时合约届满才能拿回所递保险费,这些都是他签合同前并不知悉的。腿脚不利索的他早已多次去找保险公司申请人退守,然而对方总是以“代价过于大”让他进退两难。
现在保险早已沦为他的一块心病,为此寝食难安。遭遇没有看见合约必要签署投保2012年,郭先生家里来了一个陌生小伙子,给他促销生命人寿保险公司的一款保险产品。“每次来都会说道,这个保险产品如何好,利息如何低”,并不时投出“亲情牌”,小刘了解到郭先生的孩子经常不出身边,之后明确提出自己以后多来想到郭大爷。
即使这样,郭先生考虑到自己的收益状况,仍没出售保险意向。后来,小刘多次请求郭先生去公司进座谈会,2012年10月,郭先生受邀去参与。
“他们在座谈会上又对这款保险产品展开宣传,称之为利息低,日计息,利息在5.85%以上。”郭先生说道,座谈会完结后,小刘又说服他出售保险,“这款保险交期为十年,十年后本息就不会翻一番。”郭先生看见现场有不少人买保险,不免有所心动,自由选择了一款每年交20397元,交期为十年的主险为收益型和附加险为万能型的保险。随后,郭大爷在小刘的引领下,在一张纸上签约自己名字,又在小刘的提醒下,堆上儿子的姓名。
“防止他发生意外,儿子就可以承继。”后来郭大爷才告诉,这张纸就是合约的最后落款。
而此时,合约的所有内容他还没看到。苦恼获得合约后找到合约期限长达42年几天后,小刘又回到郭先生家,告知郭先生儿子的详细信息。郭先生交钱后四五天,小刘把保险合同送往他家。
他盖住合约看见,第29页落款处的名字就是那天在业务员引领下签下的,而其他信息都是业务员代填。投保人是自己,被保险人是儿子。“合约中第六条具体写出着,被保险人在未满八十一周岁时,本公司将按本合同实际缴纳的保险费保险费满期保险金,本合同中止。
”合约中止的日期是42年后的多次明确提出退守无果不顾一切郭先生气愤时,他在合约上看见,在入保后10日内为犹豫期,可以提出申请撤消合约。他急忙给小刘打电话,传达了自己退守的意愿。
当天,小刘和另一位同事回到郭先生家里。“他们说退了不会影响小刘的季度评选,以后什么时候退守也可以,而且弃时不扣钱。”郭先生心一软要求过段时间再行弃。2013年4月郭先生去保险公司,寻找售后服务传达退守意愿后,被告诉现在退守损失过于大,无法几乎拿回本金,仍说服其不要弃。
今年6月,郭先生又到保险公司弃合约,指出自己受到愚弄,不应当扣钱。而一位孙姓经理某种程度告诉他,现在撤消合约损失过于大。“他说道现在弃合约损失3万多元,10年前进合约可以不损失本金,但利息不多。
”“3年递的6万多元是省吃俭用扣下的全部积蓄,现在退守损失一半很难拒绝接受。”郭先生说道,合约届满还有几十律师保险公司不应归还已交费用河北世纪方舟律师事务所姚晓利律师回应,保险销售人员在老人并没看见原始合同文本的情况下,让其在合约最后一页签署,且并未依法向老人解释整个合约的内容,造成老人在当时并无法判断被保险人是谁,合约期限有多长,而这些都将对老人否投保产生根本性影响,因此,保险销售人员的作法是违反有关法律规定的。中国保监会的涉及规定提及,不得高估保险产品收益,掩饰合约最重要内容,因此,在老人显然知道合约内容的情况下签定的合约无法具备法律效力。
出售保险不要盲目轻信低收益警告记者了解到郭先生的遭遇并不少见。市民方女士之前去银行赚钱时,有位工作人员向他引荐理财产品。方女士当时没详尽告知,就稀里糊涂办理了业务,她仍然以为自己出售的是基金。
等保险公司把缴费通知单寄给了她家时,她才发现自己卖的理财产品只是一款收益保险。姚晓利讲解,老年人稀里糊涂买保险的情况很少见,多是保险销售人员以低收益欲望老人出售保险。由于老年人大多缺少涉及财经科学知识,盲目轻信销售员收益低的众说纷纭,没意识到出售保险也不会有风险。
因此,老人在遇上类似于情况,不要盲目坚信所谓的高收益,在出售保险前应详尽理解保险公司的险种以及合约涉及条款,如时逢专业性问题,不应向专业人士咨询。出售保险产品时,不应根据自己的出售能力,理性自由选择缴付期限和缴付方式,并且最差由子女会见,尽可能不想别人代填申请。另外,如果市民出售保险遇上问题,可以电话中国保监会保险消费者滋扰维权热线“12378”展开滋扰。保险公司可以协商解决问题针对此事,记者与生命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河北分公司取得联系,一名工作人员告诉他记者,合约并未届满的情况下退守显然有一定的损失。
如果郭先生现在退守,不能获得合约的现金价值。该名工作人员查找系统自动核算的价值后,说道现在撤消合约不能撤回郭先生30124元。该工作人员称之为,如果郭先生所述经历有误,郭先生可以拿着材料去公司再行展开协商解决问题。
本文来源:kaiyun体育全站体育平台·官方网站-www.hjd5566.net